教你几招识别翻新轮胎的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对成品检验人员还有商业技术和经济的要求。所谓商业技术即在保证最低质量标准和一定的安全前提下,适当灵活地满足部分客户的特殊要求。所谓经济方面的考虑即是在处理轮胎质量问题时,要衡量翻修后的轮胎其实用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平衡点。

    此外,要求一个成品检验人员在检查轮胎时还要有正确的工作和检验方法。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借用中医学上的“望、闻、问、切”来表达成品检验的工作方法。望,即是观察。观察是检查轮胎的基本程序和首要步骤。首先要观察轮胎的四个面(胎冠面、胎里面、两侧面),“四条线”(轮胎两侧的防水线、防擦线),“两个圈” (与轮辋着合的胎圈)。观察胎面时主要看花纹块是否错位、圆角、明疤、秃花、蜂窝、无须,模缝是否同心(错位)、溢胶(俗称大边),花纹块裂口,花纹沟基部是否见底、裂口,胎面是否凹凸不平,胎肩是否失圆,胎面是否欠硫、过硫等。

    观察侧面部分是否漏检、漏补。修补处是否有缺陷,两线处是否有暗伤。胎里面则较为复杂,主要观察胎里衬垫的封口胶、胶浆的颜色等各修补处是否按施工卡修补,胎里是否有凹陷、内拱。两个胎圈是否变形、有无明疤、趾口脱空等。此外,还要观察成品胎里、胎外的颜色,色泽鲜亮的一般都会有问题。

    闻,即是听。就是用验胎锤敲击胎面花纹块、胎肩、胎侧和胎里,以判断胎体是否脱胶、脱层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第几层),正确地用蜡笔画出脱空的范围,以便正确地切割、修补等施工。这一步骤既困难又重要,因为所谓听的内容都是指暗伤,不能用眼睛看到,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靠自己的经验,仔细推敲和揣摩,或借助其它的工具再进行检查。比如用一把小钻子可从脱空处的胎体外部轻轻地刺下去(但不能刺穿),这样一般都可以较准确地感觉到脱空的深度。钢丝子午线轮胎和胎体较厚的工程胎则最为困难。问,即是调查了解。发现某条轮胎质量有问题时,有的能直接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比如外伤,漏补等。有的质量问题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几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由于翻新轮胎从洗胎到成品,中间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相应地也要示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厂方制定的工艺标准进行作业和记录,否则就会给检验等在处理轮胎质量缺陷时带来很大的困难,何况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外在因素呢?要求成品检验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时,各工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密切配合,据实回答,以免检验人员误判。任何一个成品检验人员绝不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经验妄下断语,要有耐心与各工序人员进行沟通和了解。

    切,就是对于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把各项信息收集好后,进行“四维分析法”,即:工艺分析、配方分析、模具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最后找出原因并提出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选出一种最佳的方案予以解决。

    最后,成品检验人员要把当天或当月的质量缺陷分布及趋向进行分类、归纳,分清主、次或一般等问题,以及各质量缺陷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对于重大缺陷(返工、报废)或同类缺陷重复出现超标时,绘成表格或逐条排列出来总结上报主管部门或厂部,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成品检验人员必须据实、详细上报,以便主管部门迅速正确地下达指令,及时遏制其质量缺陷的继续发生。

    翻新的成品胎也就象人一样,一旦有病就有一定程度的表面现象。“医生”要观察入微。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条轮胎胎面没有毛须,我们首选要想到它的胎面花纹块有可能蜂窝或脱空。在检查胎里时要用验胎锤仔细地敲听每一块花纹。尤其是空气介质硫化的轮胎。有了这种实感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杜绝漏检和误判。

    对那些需要返修和报废的轮胎,要进一步观察切割后脱空的部分到底在那一层面,是胎面脱空还是胎体脱空,是原来就有的脱空还是经高温硫化后才有的脱空。通过解剖后就一目了然,不会犯主观上错误,也避免错判或误判。比如:成品胎内衬垫脱空,有的检验人员会马上判断是成型时压合不好,其实这并不恰当。正确的方法是把其脱空的衬垫剥下来(俗称“撬老包”或“撬老皮”),再仔细的观察,或许会发现并不是压合的问题,而是内磨的问题或汽油未干、积胶、失内压、水胎破等其他的问题。

    翻修工艺、配方、模具设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有些方面还相差很大,如果某些施工人员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那就更要求成品检验人员一定要切实地去学习每一项工艺和熟悉各项生产流程,有条件的还可以了解每一副模具的设计、胶料配方特点等,以便在处理轮胎成品质量问题时找到有力的证据。